碳排放配額分配是碳排放權交易制度設計中與企業關系最密切的環節。企業為了履約,每年必須核銷與自身排放量等量的配額,它是碳市場的主要交易產品。那碳配額分配方法具體有哪些?主要有這4種方法!
1.基準線法
若能確?;鶞试O計的連貫性、一致性與審慎性,使用固定的行業基準法可持續激勵相關主體以高成本效益的方式實現減排目標(包括通過需求側的減排)。此外,固定的行業基準法同樣可以獎勵先期減排行動者。然而,若基準值未經精心設計,可能無法實現上述優勢。同時,固定的行業基準法也是一種耗時長久和對數據要求較高的分配方法。固定的行業基準法在防范碳泄漏方面的效果可能好壞參半,且仍有賺取暴利的可能性。用于確定向重點排放單位發放免費配額額度的產量可以是歷史數據,亦可是實時數據,若使用實時數據則須進行更新。
2.歷史排放法
歷史排放法能夠補償因擱淺資產引致的損失。在管理下游排放的碳排放權交易體系中,歷史排放法可成為碳排放權交易體系平穩過渡期的一種簡單易行的方式。只要分配水平沒有根據企業實際排放進行事后更新,歷史排放法便可為促進以高成本效益的方式實現減排目標提供強大動力。通過提供針對擱淺資產風險的補償,歷史排放法亦有助完成向碳排放權交易體系的平穩過渡。然而,該方法也增加了賺取暴利的可能性并且在碳泄漏防范方面的效果較弱,若與事后調節相結合,則可能導致扭曲的價格信號,且無法獎勵先期減排行動者。
3.歷史強度法
與固定的行業基準法相同的是,政府部門可選擇使用歷史或實時數據計算企業應得的免費配額額度。使用實時數據時需定期更新,這種分配方法可有效防止碳泄漏,并獎勵先期減排行動者。然而,若使用行業碳排放強度基準,這種分配方法可能造成行政管理上的復雜性。不斷激勵相關主體采取高成本效益方式實現減排目標,這需要以審慎的連貫一致的基準設計為前提,需要保護需求側減排的動力,且當免費配額分配水平整體較高時,政府部門需將配額控制在總量控制目標范圍內。
4.拍賣法
事實上,多數碳排放權交易體系并未選擇以單一形式(拍賣或免費發放)分配所有配額,而是采用混合模式,使得某些行業中的重點排放單位能夠獲得部分,而非全部免費配額。一般來講,這種方式能夠確保那些被認為切實存在碳泄漏風險的行業通過適當的免費配額分配免于碳泄漏。此類行業通常借助兩類主要指標加以識別碳排放強度和受(碳排放)交易的沖擊程度。
總之,配額分配有兩種基本分配方法。政府既可選擇通過拍賣出售配額,又可選擇向參與者或其他有關主體免費發放配額。鑒于免費配額可通過三種主要方法進行分配,因此配額分配共計有四種方法( 拍賣和三種免費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