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12日,武漢市人民政府辦公廳發布了《國土綠化和濕地保護修復攻堅提升行動實施方案》,具體如下:
一、工作目標
全面推進國土綠化,著力提升森林質量,力爭到2025年,完成植樹造林10萬畝,撫育改造森林40萬畝,建成村增萬樹“示范村”100個、“標準村”500個,創建省級森林城鎮6個、森林鄉村20個以上。加強濕地保護與修復,高水平創建國際濕地城市。通過開展國土綠化和濕地保護修復攻堅提升行動,使全市森林濕地生態系統更加穩定,城市生態格局更加合理,自然修復能力更加顯著,生態系統碳匯能力更加突出。
二、主要任務
?。ㄒ唬嵤﹪辆G化工程。明確國土空間規劃中的造林綠化區域,以全省長江高水平保護十大攻堅提升行動為契機,科學開展大規模國土綠化,實施“空間補綠”工程,力爭“應綠盡綠”,進一步增加森林資源面積,提升森林碳匯儲量。開展全域山體資源本底調查,啟動破損山體生態修復攻堅再提升行動,堅持生態修復、分類施策、效益兼顧、利責對等、多元參與原則,合理編制“一山一規”,科學制定“一山一策”,完成全域破損山體生態修復任務。
?。ǘ嵤┥仲|量提升工程。重點實施長江、漢江沿線和大別山、幕阜山余脈森林質量提升,以可持續、多功能、近自然森林經營理念,針對馬尾松、杉木純林以及其他低效低產林分,通過采伐補造、修復改造、人工促進天然更新等科學森林撫育措施,優化森林結構,提升森林質量,增強森林生態系統穩定性和生態功能。加強對“精準滅荒”“長江兩岸造林綠化”“村增萬樹”等重大工程新造林的撫育管理,確保成活成林成材。建設林業重大生態工程數據庫,實行精準化、科學化、信息化管理。
?。ㄈ嵤竦乇Wo與修復工程。加強沉湖國際重要濕地、杜公湖國家濕地公園、安山國家濕地公園等自然保護地的濕地保護與修復。加大黃陂祁家灣青頭潛鴨、府河柏泉段天鵝湖及洪山天興洲等重點野生動物棲息地保護力度。高質量推進“智慧濕地”項目建設。辦好《濕地公約》第十四屆締約方大會,建設《濕地公約》中國履約30周年紀念館,講好中國故事,展現“中國智慧”“中國方案”,高水平創建國際濕地城市。
?。ㄋ模嵤┼l村生態振興工程。以配合建設武漢城市圈森林城市群,創建省級森林城鎮和森林鄉村為載體,統籌推進城鄉一體化綜合綠化,加強城市生態空間連接,著力構建綠廊、綠道網絡,積極發展生態休憩空間,大力推進“自然公園—郊野公園—城市公園—社區公園—口袋公園”五級公園體系建設。做強做優“村增萬樹”品牌,重點抓好道路溝渠、村莊美化、“四旁”綠化和灣子林、農田林網建設,提升鄉村綠化美化水平,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助力鄉村生態振興。推動林業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提升壯大花卉苗木產業,加快發展林業生態休閑旅游業。
三、保障措施
?。ㄒ唬娀M織領導。市國土綠化和濕地攻堅提升專項行動指揮部辦公室設在市園林林業局,負責定期調度各地工作推進情況,及時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各區人民政府要切實履行主體責任,加強組織領導和統籌協調,結合實際制訂實施方案,確保高質量完成目標任務。市直相關部門要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協調聯動,共同推進國土綠化和濕地保護修復工作。
?。ǘ﹫猿挚茖W綠化。各區要實行精準造林、科學綠化,將國土綠化建設任務上圖入庫,落實到年度、地塊和責任單位,做到目標量化、任務具體、措施得力,確保各項任務落地見效;要按照自然恢復為主、人工修復為輔的原則,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施策,宜造則造、宜改則改,宜封則封,宜退則退,科學開展國土綠化和濕地保護修復,做到務實、節儉、高效。
?。ㄈ┘哟筚Y金投入。市級采取以獎代補方式,大力支持國土綠化和濕地保護修復工作,由市園林林業部門會同財政等相關部門,按照“一事一案”制定獎補政策。各區要加大財政投入,積極籌措資金用于國土綠化和濕地保護;建立政府主導、市場運作、社會參與的多元機制,廣泛吸納社會資本參與國土綠化和濕地保護修復;加快建立健全林業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大力推進林業碳匯交易,積極探索“兩山”理論轉化途徑。
?。ㄋ模┘訌姸睫k考核。將國土綠化和濕地保護修復攻堅提升行動納入林長制考核內容,切實加強工作調度,嚴格督辦考核。及時選樹優秀典型,總結推廣經驗做法,激勵先進,鞭策落后。廣泛開展宣傳,多形式、多方位、多層次地宣傳國土綠化和濕地保護修復攻堅提升行動的重要意義,努力形成全社會支持參與的良好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