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有序”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工作。要推動能源革命,確保能源供應,立足資源稟賦,特別強調要“堅持先立后破、通盤謀劃”,推進能源低碳轉型。那碳配額分配、數據質量等方面如何完善?2022兩會代表提出最新建議!
1.配額的分配
去年碳市場的配額發放量和履約政策相對來講是比較寬松的,現在配額基本上是免費發放,交易主要還是受履約的驅動,可以看到成交量在12月也就是履約期接近的時候短期出現飆升,但它的換手率還是比較低,大概不足2%。所以還需要研究如何比較科學地發放配額,因為要使得市場機制真正起到調節作用這些因素很重要,總量控制情況下的配額發放影響到了市場的活躍度和各方的積極性。
2.市場參與方不足
現在只有電力行業,未來可能八大行業也會加速加入。另外現在交易主體里沒有金融機構,以后是否考慮金融機構的介入,一定程度上也可以提升市場活躍度。
3.交易產品的豐富性
現在基本上僅有配額現貨的交易,其他衍生品還在討論。當然我覺得也不宜過急,復雜的交易產品也需要謹慎為之,但是整體上未來的交易產品應該會越來越多元化。
4.碳排放的數據質量本身也需要提升
2021年政府也通報了個別企業碳排放數據有弄虛作假的行為,生態環境部對一部分企業的數據也進行了控排調研,認為總體上是符合碳市場要求的,但是數據質量還需要提升。最終交易機制要建立在數據質量的基礎上,核查機構、監管部門也需要不斷完善機制。
另外,碳抵消機制、也即CCER(國家核證自愿減排量)現在還處于一個不太成熟、不能夠完全與國際接軌的狀態,這些領域都需要不斷深入。